返回河北“奇葩”博物馆不只是个笑话
时间:2013-07-147月7日,作家马伯庸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题为 《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》的博文,披露了河北衡水冀宝斋博物馆“令人颠覆三观”的藏品。这个原本无人知晓的乡村博物馆,让人大笑不止地火了一把。
冀宝斋藏品着实让人不忍直视,甚至有点反讽的意味
冀宝斋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冀州市(县级市),由冀州市二铺村兴建,属村集体所有,2010年7月正式开馆,自1970年至今担任该村村支书的王宗泉任该馆馆长。据该馆总顾问魏英俊介绍,这个博物馆有瓷器、青铜器、金银器、玉器等4万多件藏品,是王宗泉近30年逐渐买来收藏的。魏英俊称:该馆有几十件“元青花”,其数量之多、档次之高,全国闻名。
然而,从网上曝光的该博物馆“文物”照片看,简直是丑不忍睹、不能直视,稍有历史知识和正常审美的人都能看出问题。这家以瓷器为主的博物馆,第一特点是“久”,让人有穿越感。比如主流观点认为青花瓷器滥觞于唐代,但这里不仅有“隋青花”、“北魏青花”,还有“炎帝制造”的“青花人物纹罐”;另一特点是“大”:1.92米的汉代五彩瓷器、3米高的东汉五彩长颈瓶,还有直径1.76米的“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古代瓷盘”;还有一特点是“奇”,一套穿着中山装的元代“青花釉里红描金十二生肖”,及一套元代“五彩描金十二生肖”兽首。

总的看来,这家博物馆的藏品假到什么程度呢?假到让你觉得恍惚:你有唐三彩,我藏汉五彩;你玩元青花,我爱晋青花;国有传世独家真品,我偏搞个成双入对。越是如此,越发显得这家博物馆的奇妙,这种奇妙就发酵于堂而皇之中。如果这家博物馆馆主的意趣仅止于此,他所馆藏的那些大而全的雷人赝品,虽然缺乏文物价值,却也可具有强烈的社会反讽意义——中国文物市场怪现状就是如此。

“元朝的青花釉里红描金十二生肖”
事实上,马伯庸并非第一个质疑这家民营博物馆的人。去年8月6日,收藏名家马未都(观复博物馆馆长)也曾在名为《村博物馆》的博文中“吐槽”过这家博物馆,“藏品应有尽有,当年震惊中国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的‘长信宫灯’,馆长不仅有一个比国宝大的,还配成了一对,一男一女,让宫女一人持灯太孤单。”去年3月,一部名为《大收藏》的电视剧就拍摄介绍了冀宝斋的多件展品,其中“三英战赵云”以及“商周年间的瓷器”就已经引发了诸多争议。在收藏圈内,冀宝斋已经被当作笑话谈了许多年。
像冀宝斋一样的山寨博物馆,还有不少
台湾著名收藏家曹兴诚曾直言,各地民营博物馆越建越多,里面不少东西却是假的,“我去中国大陆南方,参观了几家民营博物馆,发现里面很多东西都不对,其中一家博物馆上下两层摆的全是假货。”
广东番禺宝墨园中有个赵泰来藏品馆,被业内人士视作与冀宝斋同一级别的“奇葩”博物馆。其中收藏着大量青铜器、唐三彩、青花瓷、玉器等,但只有一个嘉靖年间的花瓶在下面标注是清代仿制,其余的赫然写着西周、春秋、唐宋元明清;甚至还有红山文化、良渚文化及远古时代的石斧。而这位被称之为“国际收藏家”的赵泰来,还于今年2月在香港荷里活广场举办了一场“傅抱石国画精品展”,号称价值上千万。然而展览还没开幕,就被傅抱石的外孙女、佳士得拍卖师傅蕾蕾指认为“全部不是出自傅抱石之笔,而是拙劣的赝品”。
私人博物馆建成的背后有公权力的影子
按说,只要建馆资金来源合法正当,村民没有异议,村里盖个博物馆,戴一枚硕大的文化假钻戒附庸风雅,招摇过市,未见法有明文禁止。只须遵守农村集体资金的相应管理制度,财务收支经过审批,重大事项开支履行民主程序,经过村民会议或其代表会议通过即可。

不过,这个充斥赝品的奇葩般的博物馆,却堂而皇之地挂有“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”“衡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“省级科普基地”“国家级3A景区”等众多响亮名头,是“冀州市重点打造的标志性文化设施”,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。也因此,它不再只是村里的私务,而上升成为公共议题。
引人深思的是,这个尚且没有正规手续的私人博物馆,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官方头衔呢?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表示,这类博物馆全国各地都有,“大部分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,有很多博物馆跟政府换资源,盖一个全是赝品的博物馆,而且越是假的博物馆,规模还越大。可以拿来和政府要税收优惠、投资额补助、日常运营补助、为博物馆提供用地保障等。”
在古玩收藏圈,像冀宝斋这样藏了一屋子赝品,还敢于公开展览的人不少。随着冀宝斋一同浮出水面的,还有在收藏圈暗暗涌动多年的“国宝帮”。“国宝帮”的人员构成非常复杂,既有刚入行不久的收藏菜鸟;也有坚持“捡漏”几十年白发苍苍的老人;既有工薪一族,也有对收藏一窍不通却好附庸风雅的企业家。
我们可以从一件假文物的“升天”之旅谈起。2011年8月,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杨静荣,公开质疑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的长沙窑大执壶是赝品。此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业界的大讨论。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,这把壶根本就不是什么文物,而是一个产自近20年的仿制品。如此低劣的仿制品怎么就被当成是镇馆之宝呢?这背后的链条是如何运作的呢?
过程是这样的:此壶有两把,曾经是一位不知名的卖家送到丁仰振(原主人,农民)的家中,当时丁以1600元的价钱买下,丁仰振带着其中的一把壶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的赛宝,鉴定现场就被专家否掉。但是丁仰振却在记者面前说专家认同这把壶。若干年后,正逢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征集文物,丁仰振正在为他的藏品出路着急,两者一拍即合,专家们还一致认为此壶应该申请国家一级文物。后来在杨静荣的指正下,才结束了这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。
造假作坊、商贩交易、民间赛宝、专家鉴定、文化展览、博物馆镇馆之宝。路数就是这样的。这其中,专家,卖家、中间商,三者都会牵扯进一种利益关系,说不清道不明。而一些资金充裕的“大藏家”就成了他们的目标,动辄几十万几百万购买,在这个“大藏家”背后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。就好像围绕在冀宝斋王宗泉身边的文物贩子、制假者和鉴定专家一样,他们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,共同忽悠他不断地掏钱购买赝品。
文物造假的产业链在中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
如果在拍卖公司或者是古玩市场买到一件假货,你会怎么做?自认倒霉、息事宁人是多数人的选择,就当是给收藏缴学费了。其实多数人不了解中国这个庞大的文物造假体系,从制假到售假,这条产业链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。
北京地铁十号线劲松站出口至潘家园古玩市场,短短不到20分钟的路程,拥挤着各种各样的手拿玉器的小商小贩,突然窜出来推销自己的东西。仔细观察,每人手上的玉都差不多,都声称是正宗的和田玉、黄龙玉等名玉,也有相当部分的人声称是古玉。
河南省伊川县烟涧村是中国著名的“青铜器之村”,这个本该是中原地区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,却因为出产青铜器而闻名中国甚至世界。数据显示,这个村子的专业加工户达到300多家,从业人员达1880余人,年创产值9000余万元,主要产品有东汉马踏飞燕、东周天子驾六、战国方鼎、春秋莲鹤方壶及各种造型壁挂、仿古台灯等1000余种。

在景德镇市原有的许多国有陶瓷企业早已改革,分别被划成许多小块,承包给了私人。景德镇瓷业的管理机构景德镇瓷局表示,包括没有登记在册的个体、私营作坊在内,景德镇市制陶瓷企业不下4000家,从业人员10万多。在这里,随便走进一个作坊,到处都能看到摆放着烧制的瓷器,各朝各代的官窑瓷器随处可见。
文物造假泛滥的三个原因:历史因素、市场培育、政府主导
但凡是造假的重灾区,在历史上,都是某种重要的文化发源地,在这些地区,生产工艺的传承未曾间断,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的更新;另外一方面,历史遗留给这些地区的资料和资源相对完整,例如江西景德镇是官窑的烧制地,生产官窑的特殊原料至今犹存,这也就是为什么高仿大师们能烧制出元明清时期的官窑的原因所在。
再说市场的培育。齐白石的画作在市场上吃香,造假者就一拥而上做齐白石的伪作,明清官窑瓷器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,作假者就大量地成规模地仿明清官窑的瓷器,这样不断地扩大规模,到达一定的实践和时间的积累,造假就会形成规模。
最后,地方政府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,大力发展当地的某种文化。但是对某些人而言,政策就成了保护伞。以安徽蚌埠为例,当地政府有意识的把玉器做一个产业,大力发展当地的玉文化,产业不是说造假,但是安徽蚌埠不久就成为中国玉器主要的造假地。
得益的是谁?受害者是谁?
从造假作旧成品到古董文玩店的“文物”,在这条产业链上的操作者有农民、作旧大师、古玩玩家、交易商、收藏家。中国亿万农民大军是其中的重要的作假者,技艺高深的作旧大师隐居在作坊里,研究着不同的作旧技法,这种技法不仅能骗过专家的眼睛,还能顺利通过机器的检测。
然而这条产业链上最大获利者,是两种人。一类是拥有足够金融资本的文物商人,为显性富人。拿着从农民那里几十元、几百元收集过来的工艺品,转身经过二次包装,就可能以几百万元的高价卖到市场上,最后甚至流通到拍卖场上,终端到中国收藏家手中;另一种人,是中国官员,为隐性富人,他们可以拿假文物洗钱。
从事文物造假的农民兄弟,虽然主观意愿是造假致富,但是同时也是这股大潮的牺牲者,除极少数动手早、运气好的人挣了大票子,成为农村新贵外,靠盗墓、制假为生而又显然没有后台的农民,有的被判刑入狱,家产也被罚没。
而受害者,当然是中国普通的收藏者们。根据一组数据显示,近30年,中国境内集结了收藏大军8000余万(中国收藏家协会估计有1亿收藏者),相当于现在每14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收藏者,而市面上真正的文物数量相比于藏家手中的“文物”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他们所交的学费就可想而知了。

第八百五十五篇•村博物馆
博物馆终于成为社会的香饽饽了,过去这劳什子对国家都是个累赘。记得早年去各地博物馆经常撞锁,即便开门也是门可罗雀,工作人员爱搭不理的,多问几句,人家把你当贼一样看着。那年月,你看博物馆同时还要看人家白眼,但能看见想看的文物也就心满意足了。
这两年国家的日子好了,各地博物馆就新建,扩建,改建,越建越大,越建越奢华,以面积而论,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金银铜牌都在中国。连农民们都不甘落后,花巨资建博物馆,听着新鲜。
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一个村花了五千万建了一个博物馆,叫冀宝斋博物馆,听着象个老字号,馆长就是本地当了五十余年的村支书,村支书气魄大,花了5060万元,盖出一个高达23米大房子,展出了他的收藏。藏品应有尽有,当年震惊中国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的“长信宫灯”,馆长不仅有一个比国宝大的,还配成了一对,一男一女,让宫女一人持灯太孤单。
村支书说,盖博物馆不差钱,当年他们生产暖气片赚了钱,后又开了旅游山庄,村里还投资房地产。村民吃粮,水电,洗发,洗澡,医疗,学费都由集体供给,女45男50以上每人每月发钱养老,国务院发愁的问题他村支书都解决了,所以又搞收藏,全是宝贝。这家博物馆藏品多,国家博物馆的汉陶说唱俑,他那里是银的;宋代五大名窑他有四个展柜;直径1.7米釉里红元代大盘,能颠覆中国陶瓷史;你要质疑东西真假,村支书立马吐槽,中华五千年文明史,你没见过的东西多了!
- 王乃高《岁月留痕》纪实摄影展隆重开幕 时间:2018-02-28
- 《心象》杨延康摄影原作展隆重开幕 时间:2017-09-11
- 法籍华裔摄影家李秀野生动物作品展隆重开幕 时间:2016-12-31
- 淄博首届乡愁摄影大赛颁奖典礼暨摄影展隆重开幕 时间:2016-01-09
- "冲嘎村纪事" —— 张守国摄影 时间:2015-10-30
- 索非亚·拉提:什么是芬兰文化、摄影和艺术 时间:2015-09-29
- 刘云志:从个人收藏到艺术馆收藏 时间:2015-09-28
- 《黔途渐行·十年一梦》叶蔚摄影展隆重开幕 时间:2015-09-13
- 《鸟》自然生态摄影展 时间:2015-05-02
- 淄博市摄影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 时间:2015-04-09
- “梦底家山”—— 陈平作品展隆重开幕 时间:2015-01-01
- 中国摄协新一届协会12个专业委员会 时间:2014-09-22
- "园梦" —— 方向作品展隆重开幕 时间:2014-09-12
- “澄怀味象”中国画院第三届院展开幕 时间:2014-07-31
-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价格表 时间:2014-06-23
- 谁在挑战中国画的核心价值 时间:2014-06-08
- 好画的标准 时间:2014-06-01
- 摄影作品如何走市场? 时间:2014-05-25
- 曾璜:影像收藏市场仍有很大空间 时间:2014-05-21
- 风光无限利于“市” 时间:2014-05-06
- 中国画的未来之路 时间:2014-01-20
- 中国近现代十大画家的关系 时间:2013-09-07
- 《对影成三人》刘铮:“告别”摄影 时间:2013-08-10
- 东江湖摄影艺术馆 时间:2013-07-13
- 陈丹青——“如何不能成就大师” 时间:2013-06-29
- 邓伟作品《中国人》 时间:2013-05-25
- 收藏级图片的工艺标准、制作范例 时间:2013-05-25
- 巧用滤镜打造精彩海景 时间:2013-05-24
- 美国记者照片里的1942 时间:2013-05-24
- 全民摄影时代我们拍什么 时间:2013-05-23
- 摄影大师詹姆斯与中国摄影师对话 时间:2013-05-23
- 赵俊毅:中国摄影博物馆的遐想 时间:2013-05-23
- 文物摄影技巧 时间:2013-05-09
- 曾璜:摄影收藏——到底要收藏什么 时间:2013-03-08
- 一份最当下的影像收藏市场调查问卷 时间:2013-02-05
- 影像市场逆势而上 2012 时间:2012-12-21
- 《Life》史上最伟大的11张封面 2012 时间:2012-12-21
- 摄影得到的就是真相吗? 2012 时间:2012-12-21
- 摄影,离中国的现实有多远? 2012 时间:2012-12-21
- 全球年度新闻图片 2012 时间:2012-12-21
- 欧洲野生动物摄影师奖 2012 时间:2012-12-21
- 摄影师教你玩快门 时间:2012-12-17
- 拍摄独特人像技巧 时间:2012-12-17
-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 时间:2012-12-16
- 风光摄影诫与破 时间:2012-08-20
- 淮安国际摄影馆 时间:2011-11-09
- 唐东平——摄影的出路 时间:2009-02-27